Translate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恐怖網址現蹤 手賤點了必當機

近日千萬不要輕易亂點朋友傳來的短網址,以免你的手機中招重開機。(圖/翻攝TechCrunch)
你總是毫不設防的點擊每個朋友傳送給你的內容嗎?這陣子網路上被發現有一個惡作劇Link,網址大喇喇寫明「crashsafari.com」,不過被有心人士透過縮網址服務改變網址面貌,並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教不少好奇心旺盛的網友中招,在這陣子風潮過去前,提醒網友們要小心為上,別亂點朋友傳給你的不知名網頁連結。

近日,在社群平台上流傳了一個能癱瘓Safari瀏覽器的惡意網頁連結,不幸點擊到的話,OS X以及iOS的Safari都會卡死,iOS設備(iPhone、iPad、iPod touch)大多還會當機後被迫重開。此外,若是使用Android/Windows/iOS以及OS X的Chrome瀏覽器開啟了這個連結,Chrome也會卡死,不能再打開其他網站,但是設備本身其他功能不受影響。

根據《Wired》網站報導,這個網站(crashsafari.com)是由一位22歲的網友─Matthew Bryant所撰寫,他發現了Safari的漏洞之後寫了這個網站,其實是他的惡作劇,還真的整到不少人。據了解,不少在網路上中招的網友,大多是點擊朋友傳送過來的短網址,最廣為流傳的就是「goo.gl/78uQHK」,統計至今已被點擊近80萬次,當中有超過60萬次點擊來自iPhone,而最多不幸網友則來自美國地區。呼籲大家千萬別輕易分享,陷好友於不幸啊。

iPhone怕冷?霸王寒流來乾脆關機罷工

前一陣子襲台的霸王級寒流不僅讓全台民眾冷到受不了,也讓不少人的iPhone出現關機罷工的情況,箇中原因引發好奇。(圖/翻攝Engadget與蘋果官網)
2016年初一波「霸王級」寒流侵襲台灣,讓台灣高山、平地紛紛出現百年難得一見的下雪奇景,教台灣民眾即使凍到最高點,還是不忘追雪,親眼見證這番美景。過程中,或許不少iPhone使用者會發現,在戶外想拿出iPhone來捕捉下雪景象時,手機卻發生關機的情況,不過Android手機似乎沒有出現這種情況,究竟是何原因呢?

提問:難道iPhone比較怕冷?
其實手機耐不耐寒這一點,主要還是取決於「電池」,在正常溫度下,鋰電池內的鋰離子能保持高活性,然而在低溫情況下,鋰離子活性會降低,出現沉積現象,不再與電池內的電解液產生化學反應,導致電阻變大,電池放電能力會變弱,進一步降低電池的工作電壓,而發生類似「跳電」的無預警關機現象。

謎底揭曉:iPhone電池低溫保護機制基準較高
根據蘋果所公布的資料,iPhone、iPad、iPod touch以及Apple Watch最適合的工作溫度是攝氏0~35度,也就是說當手機操作時的環境溫度達到「0度」,便會觸動電池低溫保護機制,手機會強制自動關機來保護電池。

而Android手機,像是華為Mate 8在電池中加入了特殊的耐低溫材料,來讓手機能夠在低溫環境下順利使用;也有部分廠商透過更新韌體,來降低電池低溫保護機制的啟動標準,也就是說能在低溫環境下使用更久。

從以上情況可以明顯看出,蘋果的產品策略是透過更為嚴格的電池低溫保護機制,透過主動關機的方法保護電池壽命,但從消費者使用角度來看,則會帶來不便;Android Phone這邊的部分廠商則是提供電池更大的耐受範圍,甚至是讓使用者來決定是否要繼續手機,而非主動關機讓你不能用,因此也不會留下「低溫下就無法使用」的印象。兩者的做法可說是恰恰相反。

以上做法都沒有不對,只是必須提醒大家的是,手機這類電子產品原先就並非設計在低溫環境下所使用,在常溫下才是最適合使用的環境。普遍來說,目前智慧型手機大多都未提供低溫模式,因此為保護你的手機,建議大家還是在一般環境下使用最為適宜。

文章來源:騰訊

IDC預測微軟手機市占超越蘋果 慘被財報打臉

左為微軟Lumia 950手機,右為蘋果iPhone 6s。對比兩個品牌的手機銷量,蘋果成功打臉IDC,一雪當年被看衰的前恥。(圖/翻攝微軟與蘋果官網)
事實勝於雄辯!厲害如IDC,也有看走眼的一天。知名調查研究機構IDC在2012年中曾大膽預測微軟手機市占將會在2016年超越蘋果,在微軟日前公布2016財年Q2財報之後,不少科技網站想起這個預測。從結果來看,微軟手機業務顯然對不住IDC對他們的強大信心,不止沒有超過蘋果,甚至快要邁入死亡,讓IDC慘被無情打臉,險些砸了招牌。

IDC在2012年中預測2016年微軟手機市占將會超越蘋果iOS,另外也預測Android系統的市占會下降,這番狂言在近日微軟公布2016財年Q2財報後,被《PhoneArena》雙雙打臉。

IDC在2012年中針對手機作業系統市占作出的大膽預測,如今看來,準確度可說是相當低。(圖/翻攝PhoneArena)
回顧2012年中IDC作出的預言,當年Android、iOS以及WP系統的市占分別是61%、19%以及5.2%,他們預測到了2016年,WP系統市占將會超越iOS,而且Android市占會下降到53%左右。不過目前Android市占接近83%、iOS的市占雖然下跌,但也還有14%左右,當年被IDC看好的WP系統市占率則僅剩難看的2.6%,別說是超越iOS了,連背影都看不到。

此外,光是比較微軟2012年當時與現今的市占,下跌比率也超過5成,難怪近期有外媒大膽預言WP已死。縱使微軟有計劃透過Surface Phone力挽狂瀾,但也唯有出現奇蹟式的天量銷售,才有可能為IDC扳回一點顏面,不然或許自此之後,IDC可能會在預測數據方面收斂不少,以免再遭到媒體打臉。

小米5將在MWC發表 雷式英文搶風采?

小米副總裁Hugo Barra宣布將在MWC舉辦發表會,會中是否將宣布小米進軍海外,引發關注。(圖/翻攝Hugo Barra個人臉書)
二月份不只要迎新年,還有多款新手機即將發表。時序進入二月份,也代表MWC(全球行動通訊大會)2016即將到來,今年的展期落在2月22日至25日,其中除了三星、LG、Sony等MWC常客之外,小米(Xiaomi)也將首次參展,若無意外將會發表小米5,而關於這一場小米在MWC 2016的發表會,可關注的亮點可不少!

焦點一:小米要進軍海外?
根據小米副總裁Hugo Barra在個人Facebook上發布的消息,小米將會首次前進MWC,與北京同步舉辦發表會。據他所公布的發表會國際版海報,小米5無疑將會是發表會的最大主角。雖然目前還無法確認,這是不是小米預告要進軍海外的節奏,但相對於過去,小米5肯定會吸引更多國際媒體的關注。

焦點二:C/P值仍舊亮眼?
就公布的海報內容來看,小米5搭載高通Snapdragon 820機率相當高,此外其他外傳規格包含前後各800萬、1600萬畫素相機,支援NFC,電池容量達3600mAh。螢幕可能是5.2吋,而綜合雷軍主動爆料的說法,解析度未上2K(2560x1440),僅有Full HD(1920x1080)。並且可能有標準(3GB RAM)以及高配(4GB RAM)的版本。令人好奇的是,價格會不會延續1999人民幣的慣例。

焦點三:雷式英文再現?
2015年小米在印度舉辦的小米4i發表會中,短暫現身兩到三分鐘,而他一口菜英文完全搶走新機風采,在當時蔚為話題。因此小米進軍MWC的首個發表會,雷軍會不會主持,也是另一個引發好奇的看點。然而,很可能短短半年之間,雷軍還沒練好英文,不敢冒險砸場子壞了招牌。因為小米副總裁Hugo Barra已把話說死,MWC 2016發表會的場子,他會來主持。這樣的話,網路酸民就少了一個開小米玩笑的機會啦!

最後,還是得要言歸正傳。根據所公開的海報內容,小米將會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時間2/24早上8:20,也就是台灣時間2/24下午3:20舉辦首場MWC發表會,屆時就將揭開小米5神秘面紗,米粉們一起期待吧。

《紐時》透過VR報導美國總統大選競選實況

《紐約時報》旗下的NYT VR App上線了第一段關於2016年總統大選的VR短片。令人驚嘆VR也能涉足選舉,成為選民與候選人近距離接觸的一種嶄新方式。(圖/翻攝NYT VR App)
還在展期中的台北國際電玩展中,虛擬實境(VR)儼然成為展場最大亮點之一。然而,除了透過VR體驗遊戲,還能讓選民宛如親臨選舉造勢大會。《紐約時報》稍早之前推出了一段名為「The Contender」(暫譯:競爭者)的短片,報導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其中四位候選人的造勢晚會實況,特別的是以VR方式呈現,視野全然不同,備受科技網站注目。

創辦於1851年的《紐約時報》,在紙媒數位化的浪潮中,努力求新求變。繼在2015年10月份與Google合作NTY VR計劃,贈與百萬訂閱用戶Cardboard來體驗全新VR形式的新聞內容。稍早之前,NYT VR App(提供Android以及iOS版)上線了「The Contender」短片,片長九分鐘,匯集了Bernie Sanders、Hillary Clinton、Ted Cruz以及Donald Trumps四位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的造勢晚會實況。而即便你不是《紐約時報》付費訂閱用戶,你如果手中有Google Cardboard,也能體驗(沒有Cardboard的話,可以在App中點選智慧型手機模式,影片會以360度影片的方式呈現),《紐約時報》還建議用戶戴上耳機來聆聽整段影片的音效。

科技媒體《The Verge》編輯Adi Robertson很快的體驗了這段短片,並認為這段影片的畫質比起NYT VR首個VR短片「The Diaplaced」在畫質表現上更為出色。且認為每個人都可透過The Contender短片體驗彷彿身在造勢大會現場的感受,不需要耗時排隊也可以目睹候選人的風采,並且還不需要聆聽整段冗長的演講內容。

在2008年歐巴馬透過掌握社群媒體,成功登上美國總統大位之後,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或許新媒體(new media)有機會也成為競選過程的焦點之一。而這波風潮有沒有機會吹向台灣,也值得留意。

真實性升高 雙鏡頭iPhone 7代號現蹤

網上傳出蘋果雙鏡頭iPhone 7 Plus開發代號,令人好奇真實性有幾分。(圖/翻攝蘋果官網及新浪微薄)
期待iPhone 7 Plus雙鏡頭版本嗎?專注蘋果產品的凱基投顧分析師郭明錤先前所公開的報告中指出,iPhone 7系列手機將首度導入雙鏡頭版本,或許激起不少果粉的期待之情。根據新浪微博上的最新爆料,這款雙鏡頭版iPhone 7的代號疑似也被曝光,讓這款手機的真實性略添幾分。

連續兩年推出兩款螢幕尺寸不同的iPhone,可能已成蘋果手機的發表策略之一。但有可能在2016年,蘋果再度改變作法,史無前例的一次推出三款手機。就分析師郭明錤的說法,這三款iPhone預料將是搭載單個iSight主相機的iPhone 7以及iPhone 7 Plus,以及搭載雙主鏡頭的iPhone 7 Plus。此前,郭明錤並沒有給出與開發代號相關的資訊,但這一塊拼圖,已被微博爆料人所補足。

新浪微博網友@手機晶片達人爆出:「iPhone 7 Plus dual,據說是新iPhone 7的雙鏡頭代號。」雖然真實性仍待查證,但這是雙鏡頭iPhone 7 Plus首度傳出的開發代號,因此獲得陸媒不小關注。

根據郭明錤的報告內容,他指出雙鏡頭iPhone 7 Plus鏡頭畫素都是1200萬,其中一個支援光學防手震以及廣泛的取景範圍,另一個則是長焦鏡頭,將為iPhone 7 Plus帶來光學變焦功能。而他預估iPhone 7系列可能會在供貨上面臨挑戰,雙鏡頭版預估占整體iPhone 7 Plus銷售量的25%-35%。

蘋果不僅擁有雙鏡頭相關專利,還在2015年收購了LinX這一家具備微型鏡頭技術的公司,雙雙都能對其在iPhone中導入雙鏡頭帶來正面助益。然目前距離蘋果發表iPhone 7還有大半年的時間,哪些新功能、新技術將被運用在iPhone 7當中,相信陸續還會有更多相關消息傳出,以慰果粉期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