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達人也認輸 27個隱藏版iPhone密技大公開

喜歡蒐集iPhone密技嗎?快來瞧瞧。(圖/黃慧雯攝)
手中擁有iOS設備嗎?你是否常在網路上尋找「iPhone小技巧」之類的文章,來練等級呢?其實,除了常用功能之外,其實還有不少功能,即使達人玩家也不知道iPhone竟然能做到!外媒整理了27個鮮為人知的iPhone使用技巧,大多存在iOS 8以上版本,部分則專屬於iOS 9。此外,還有部分Siri密技,等你來發掘,相信能瞬間倍增你的iOS設備操作功力!

《Business Insider》為了網友整理了27個iPhone使用技巧,內容如下:
1. 不需解鎖就可下拉通知欄來回覆簡訊
在iOS設備鎖定狀態下,收到簡訊可下拉通知欄,將通知欄向左滑動,即會出現「reply」(回覆)選項,讓你點選後輸入欲回傳的訊息內容。

2. 在App中可透過通知中心回簡訊
如果正在使用某一App,接到簡訊後可下拉通知通心,透過第1點的同樣方法來直接回覆簡訊,不需離開App。

3. 知道哪個App是耗電怪獸
在「設定>電池」中,就可知道哪個App耗電最兇。

4. 快速檢視傳送給別人(或反之)的相片
在訊息App中,選擇對話框再點選「詳細資訊」,就可查詢你曾與對方分享的所有照片與影片。

5. 傳送限時自毀的語音/影片訊息
在「設定>訊息」設定中,最下方可針對語音訊息以及影片訊息進行設定,其中一個選擇就是傳送後兩分鐘「自毀」(如果對方及你沒有針對語音以及影片訊息按下保留的話),有點像是「不可能的任務」電影情節。

6. 快速傳送所在地點給朋友
跟朋友相約的時候,如果約在沒去過的地方,最怕有人找不到路。此時,如果太難解釋所在位置,不如在訊息App中,點選「詳細資訊」,選擇傳送你的目前位置給對方,最為省事。

7. 讓朋友追蹤你趴趴走的路線
透過第6點的同樣步驟,你可選擇「分享我的位置」給某個朋友或家庭成員,讓對方追蹤你的所在位置。雖然這功能令人匪夷所思,但似乎在緊急時候滿好用的。

8. 訊息也有勿擾模式?
雖然LINE、WhatsApp這類社群即時通訊App很盛行,不過iOS設備間可以免費傳送訊息的iMessage也頗受用戶歡迎。但是如果某個人太愛傳簡訊給你了,你可選擇在對話框中啟動勿擾模式,對方傳來訊息時的通知就會靜音,以免在特定時間打擾到你或是身旁的人。

9. 離開群聊訊息
iOS設備的訊息App可發起群聊,讓你快速傳送訊息給多個人,不過相對的有時也很惱人。如果不願意再接收這個群組的訊息,在對話框的「詳細資訊」設定中,你可以選擇離開群組,默默消失。

10. 可命名簡訊群聊群組
如果你經常使用訊息App來發起多人群聊,且大多針對某一個主題的話,可在對話框的「詳細資訊」的最上方,給群組起一個好找的名字。

11. 寫Email時可執行多工作業
如果你在iOS設備中寫Email寫到一半,如果收到新郵件,你大可不必把寫到一半的信丟到垃圾桶,當你臨時需要閱讀其他郵件時,點按撰寫到一半的Email視窗頂端(可能就是「新增郵件」的畫面位置),將新信件拖拉到畫面下方,你就可以回到收件匣看信。看完信,再點選最下方的郵件視窗,就可以繼續寫Email囉。

12. 快速轉傳訊息
在訊息App中雙點某一個訊息內容,再選擇「更多(more…)」功能,並選擇右下角的轉送符號,這個訊息內容就會被快速複製到全新的訊息視窗,你只要選擇傳送對象就可以快速發送,不需要複製/貼上的動作。

13. 不需要手也可啟用Siri
在「設定>一般>Siri」中,啟用「允許『嘿Siri』」選項並經過簡單的語音訓練之後,就可不需要常按Home鍵,只須喊出嘿Siri就可啟用。不過非iPhone 6s系列需要在充電情況下才能執行以上任務,iPhone 6s則不受這個條件的限制。

14. Siri也能為愛朗讀
在「設定>一般>輔助使用>語音」中,啟用「朗讀所選範圍」就會在圈選螢幕文字的情況下,出現「朗讀」的選項,點選後Siri就會為你讀出內容,並可調整朗讀速度。

15. 訓練Siri念對名字的正確發音
如果Siri念出的某個名字發音不正確,你可以訓練它。當你請他說出某個名字後,請回覆它表示發音不準確(這時請使用Siri原先念這個名字的讀音,以確報他知道你再說哪個字),Siri會詢問你怎麼念才對,當你向他念出正確讀音的時候,Siri會以三種方法讀出,這時候選擇對的選項就完成囉,之後,Siri會記得這個名字應該怎麼讀才對。

16. 用「頭」也能控制iPhone
這又是一個被深埋在iPhone設定的奇妙功能,在「設定>一般>輔助使用>切換控制」中,選擇「切換」,再選擇「新增切換」,選擇「相機」,選擇左或右側頭部移動,並選擇對應的功能,你就可透過左右擺頭來控制啟動Siri或是查看通知中心。聽起來很神奇吧!

17. 其實iPhone完全知道你去了哪裡
你帶著iPhone曾經去過哪裡,其實它都會記錄下來。透過「設定>隱私權>定位服務>系統服務」,並找尋到「常用位置」點進去,就會看到你曾經與iPhone一起趴趴走的歷史,當然這個恐怖攻能也可自行關閉。

18. 把iPhone設定為「灰階」顯示來省電
除了啟動低耗電模式之外,你還可以啟用「設定>一般>輔助使用」中的「灰階」功能,來為iPhone省電,啟動後iPhone看來很有復古味,很有Kindle的風格!

19. iPhone 6以上專屬單手模式
在iPhone 6以上機種,輕按兩下Home鍵,App就會下移,被稱作單手模式(Reachability Mode),經常透過單手使用iPhone的朋友,在升級大螢幕版本後,可嘗試使用。

20. 快速取用Medical ID(醫療卡)
在iOS 8之後,蘋果在iOS中新增了「健康(Health)」App,如果你曾經在手機中輸入醫療卡(Medical ID)相關資訊,在鎖定時選擇輸入密碼的畫面,再選擇「緊急服務」,就可在畫面左下角快速取用醫療卡的內容(當中可輸入你的緊急聯絡人、血型、健康狀況等資訊,緊急時醫療人員在不能解鎖的情況下也能得之必要資訊)

21. 透過實際數字了解收訊狀況
你常看不懂iPhone目前所在位置收訊好不好嗎?如果你厭倦只以「點點」提示(iPhone畫面左上角)目前訊號強弱的話,在電話App中,輸入「*3001#12345#*」並按下撥號按鈕,就會進入Field Test Mode,此時,iPhone左上角的訊號顯示圖示將會變為數字,範圍則從-40到-130,-40顯示訊號最好,-130則是表示訊號很差。這個數字永遠是負數,要學會如何正確辨識才夠實用。

華為首款筆電與P9手機 2/21現身

余承東在個人微博上釋出MWC 2016發表會邀請函,屆時華為P9手機以及旗下首款筆電都可望亮相。(圖/翻攝新浪微博@余承東)
MWC 2016即將於2/22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展開,屆時預料將會有不少全新智慧型手機推出。根據華為(Huawei)高級副總裁余承東在新浪微博上釋出的消息,他們也將在台灣時間2/21晚上9點舉辦發表會,揭開年度新品的神秘面紗。

華為官方已確認將會在MWC展前2/21晚上九點舉辦發表會,根據先前所傳出的消息,屆時登場的新品很可能是P9手機以及華為旗下首款筆記型電腦產品。

華為首款筆記型電腦是今年的重點新品之一,預料名稱很可能是Matebook,搭載12.9吋螢幕,搭配英特爾處理器。機身採用二合一設計,並支援Windows、Android雙系統,接上鍵盤的時候可當作Windows筆電使用,將螢幕拆卸下來則將轉為Android平板。

而華為P9手機,則傳聞將採用5.2吋Full HD解析度螢幕,搭配華為麒麟955處理器(時脈2.5GHz)。身為P系列手機,最大特點就是輕薄,但預計將會搭載1200萬「雙」鏡頭主相機,值得一看。

除了華為之外,三星、LG、Sony以及從未參加過MWC的小米,都打算在MWC 2016大展身手,屆時各家年度旗艦機都有機會現身,有興趣的朋友請一同關注。

維基百基打造搜尋引擎 準備與Google一拚?

《維基百科》背後的基金會自爆將會費時六年打造全新搜尋引擎。(圖/翻攝www.webpronews.com)
非營利搜尋引擎有出路?起碼《維基百科》(Wikipedia)背後的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 WMF)是這麼認為的!如果你很習慣透過搜尋引擎在網路上尋找資訊的話,或許再過五六年,你將擁有由《維基百科》所開發的全新選擇。

《維基百科》(Wikipedia)背後的WMF基金會,日前公開了由Kinght Foundation(以下簡稱KF)基金會所發出的文件,內容顯示早在2015年9月份,KF基金會便向WMF撥款25萬美元,提供《維基百科》來開發名為Knowledge Engine by Wikipedia的搜尋引擎。

這筆25萬美元的費用,將用於Knowledge Engine by Wikipedia搜尋引擎開發的第一階段計畫,只占整個計劃的1/10。此搜尋引擎的開發計畫分作四階段,每個階段預計耗時18個月。綜合以上數據,也就是說由《維基百科》打算耗時六年,利用250萬美元的開發經費來研發一個搜尋引擎。

《維基百科》創辦人Jimmy Wales先前曾公開表示無意與Google抗衡,但是從WMF所公開的資料來看,WMF的想法可全然不同。這項開發計畫雖然獲得WMF支持,但是向外要求大量金援,且需要投入大量開發人力且耗時冗長的作法,卻不被部分《維基百科》內部編輯人員所接受,因此引發了相當多正反面的議論。

根據WMF的說法,Knowledge Engine by Wikipedia搜尋引擎將是非營利性質,但從目前WMF計畫讓這個搜尋引擎能與Google相抗衡的前提來看,能否堅守非營利的基礎,仍很難說。此外,新的搜尋引擎被開發之後,與《維基百科》的地位孰輕孰重,也備受爭議與關注。在長達六年的開發時間內,這項搜尋引擎的開發計畫會不會受到來自Yahoo、Google等公司的阻攔,或將決定它的生死。

104:年後轉職潮3月邁向高峰

因應社群時代,社群(人脈)的經營或將成為企業徵才的觀測指標。(圖/達志影像)

2016年後徵才「平高盤」 優於想像
年後徵才正式啟動,104人力銀行總經理洪廣禮觀察「開春後二天」徵才呈現「平高盤」,雖不致於像前兩年出現爆炸性成長,但已守住基本盤,不過,今年年假長達九天,多數企業人資會在例行事務消化完畢之後,謹慎開出職缺,預估年後轉職潮會在2月底、3月份進入最高峰,接軌新鮮人招募。

「徵才企業動態」,2月份,104人力銀行線上提供工作數64.1萬個,年增幅16%;農曆年假前28天,有效職缺數也比去年同期成長10%。前五大徵才產業,以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為首,不過,強中帶弱,年增幅6.2%居五大產業最低,占全體工作數的17.9%,也下滑1.7個百分點。

「求職者動態」,1月份找工作人數達45.5萬人,比去年同期成長1.6%,2月至今已有24萬人找工作。農曆年假前28天,「平均每日主動應徵總次數」比2015年同期成長9%;「平均每筆職缺被求職者瀏覽次數」也增加25.7%。

農曆年後2月份104銀行新增工作統計。(表/104人力銀行)
104人力銀行保守2016年預估將有超過3成的企業使用社群招募。針對為什企業使用社群招募的比例和意願逐年提升的現象, 104資訊科技副總經理陳力孑表示,原因乃是傳統招募工具已面臨極限,社群軌跡可以出專業洞察,社群交友看人脈資產,透過社群形成的個人檔案比傳統履歷表有更多且精準的參考價值。

104:善用社群顯專業 封侯先迎浪

因應社群時代,社群(人脈)的經營或將成為企業徵才的觀測指標。(圖/達志影像)
2016年起,國內求職求才的遊戲規則即將改變!愈多愈多企業使用社群招募,善用社群、突顯專業,將是上班族無可迴避的職場生存術。104職涯社群已正式串接104徵才系統,企業HR可在現有的招募工具中,看到求職者的社群軌跡,包括專業洞察、第三方評價、影音作品等,這些都是傳統招募工具無法看見、但又極為重要的個人檔案。

104資訊科技副總經理陳力孑說,上班族和社群密不可分,但卻忽略社群和職場會因人脈和專業而有高度關聯,上班族自評社群人脈分數只有56.4分,人脈圈中,可帶來美好故事的「貴人」僅有2.4%。他建議,時值年後轉職高峰,善用社群專業經營人脈,讓企業HR看到不同的自己,站在社群招募的浪頭上,有助轉職與升遷。

《社群人脈關鍵調查》人脈現狀:量多質不精

104資訊科技2015年12月針對求職會員進行《社群人脈關鍵調查》,共計回收3036份有效樣本,95%信心水準下,估計誤差±1.78個百分點。結果發現:
一、社群人脈圈,平均每人擁有309位朋友。以女性、年輕世代、自營商、主管、服務業的人脈「廣度」較突出。

二、從人脈圈進化到貴人,平均每人有7位貴人可以幫自己實現美好故事(例如提供創業資金或關鍵技術。願意推薦升官或加薪。能幫忙介紹工作機會等)。以男性、主管、熟齡、電子製造業的人脈「深度」較突出。

三、平均每人的貴人率僅2.4%(7/309)。20~29歲年輕族群的貴人率最低,僅1.8%。

《社群人脈關鍵調查》社群行為:玩樂擺中間,專業放兩旁

受訪者自評社群人脈不及格,平均56.4分。不及格的主要原因為不積極、不深入、不多元,依序為,「人脈多是被動的,能主動提供資源或機會的不多」占39.9%、「多是泛泛之交,較無實質的幫助」占37.4%、「人脈的類別不夠多元」占36.8%、「人脈的數量不夠多」占35.5%、「雖然有朋友,但仍會不敢啟齒求助」35.0%。

使用社群經營人脈時,最常按讚、多看少做,即使有po文, 57%的文章多為「生活類」的吃喝玩樂,僅18%為「專業類」的產業知識與專業意見。

《社群人脈關鍵調查》結果。(圖表/104資訊科技)
呼應人脈分數低落的首要原因「不積極」,詢問受訪者是否積極經營人脈?69%不夠積極(含普通46%、不太積極19%、非常不積極4%),僅31%相對積極(含還算積極26%、非常積極5%)。
《社群人脈關鍵調查》結果。(圖表/104資訊科技)

社群招募浪潮來襲!魯蛇翻身金猴王

根據104資訊科技《2015 F.I.B.調查報告》,2014年社群已成為企業主要招募管道之一;2015年12.8%的企業有意願使用社群招募,比3年前增加7.4個百分點,在招募管道排名中位居第5,比3年前躍升兩名,被擠下的是校園徵才、及就業博覽會;2016年保守預估將有超過3成的企業使用社群招募。

為什麼企業使用社群招募的比例和意願逐年提升?104資訊科技副總經理陳力孑說,傳統招募工具已面臨極限,社群軌跡可以出專業洞察,社群交友看人脈資產,透過社群形成的個人檔案比傳統履歷表有更多且精準的參考價值。

《社群人脈關鍵調查》結果。(圖表/104資訊科技)

響應「全國反霸凌日」 FB推廣網路安全須知

Facebook為響應「全國反霸凌日」,推廣網路安全須知。(圖/翻攝Facebook)
全球總計超過 100 個國家/地區一同響應2月9日的網路安全日(Safer Internet Day)。Facebook更為此開發相關服務、制定政策並且提供教學,確保用戶安全受到保障。2月16日為台灣「全國反霸凌日」,Facebook也希望倡導用戶在網路溝通的禮儀與須知,共創一個美好的網路環境。

然而,宣揚網路安全最重要的一環,應該著眼於家長、監護人與子女之間的溝通。縱使科技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方式,但若要讓兒童瞭解網路安全的重要性,「溝通」依然是最穩當的基礎。

家長須知

我們將心比心,特別為眾家長提供教育子女注重網路安全的溝通技巧:

1) 擇善固執。基本上,從事網路活動要注意的安全事項與一般活動一樣,因此教導方式也雷同。如果你發現子女能確實遵守和你之間的協商結果,你們可以一同擬定一份雙方都同意的合約並簽名。如果你的子女十分自律,且通常在曉以大義後就能遵守基本規則,那麼你可以在第一次為他們購買行動裝置時,盡早教導他們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2) 常言道:「身教重於言教」,在教導孩子注意網路安全時,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請以身作則。如果你限制子女使用社群媒體或上網的時間(例如晚上十點後不能上網聊天),而你也能一同遵守這項規定的話,效果會更好。如果你希望小朋友遵守網路禮儀,請言傳身教,就算是你自己在和他們對話時,也要注意禮貌。

3) 子女的教育不能等。資料顯示,家長最好在子女剛接觸社群媒體時,就開始透過網路和他們互動;例如在子女加入 Facebook 時加他們好友,或是在子女註冊 Instagram 後追蹤他們,否則時間一久,會越難打入孩子的網路生活圈。雖然這是老生常談,但我們還是要再提一次,就如同你在現實生活中會盡早奠定和孩子的對話與溝通基礎,你也應該趁早在網路上建立相同的談話基礎。你甚至可以在子女開始使用社群媒體前,與他們暢談大眾科技的各種面貌,先一步為日後的溝通打好基礎。

4) 把握機會教育。日常生活中只要多加留意,就可以抓緊時機與子女談論網路安全話題,例如子女拿到第一支手機(此時正是建立規矩的大好良機),或是年滿 13 歲可以開始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和其他社群媒體以及拿到駕照時(也正是告訴他們不要邊開車邊滑手機的重要性)。

5) 角色互換,讓子女帶你走入網路世界。你是否還沒使用 Instagram,或是想要試用音樂串流服務?如果子女對這些服務都相當熟悉,你可以向他們多多請益,並且把握這些對話的機會,順便聊聊有關網路安全、個人隱私及資料安全性等話題。舉例來說,當你在設定自己的 Facebook 帳號時,可以順勢提出關於隱私設定的問題。身為家長的你一定知道,孩子都很樂意扮演小老師的角色,而他們也會願意把握指導父母的難得機會。

以上資訊只是幫助各位家長打開話題,但是不一定切合每個家庭的需要,因此請酌情參考。溝通本身才是我們的目標。

青少年須知

當你上網時,應該將以下幾個重點謹記在心:

1) 發文前請三思。在某些情境下,發佈某些內容或作出某些事情看似非常有趣,但請記住,你的言論可能會傷害到他人,甚至讓你自嘗苦果。

我們發現,在發文前先問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能有效降低失言的機率:我想以這樣的形象示人嗎?別人是否會利用這樣的內容來傷害或詆毀我?如果有人將此內容與他人分享,我是否會因此而懊惱?如果我分享此內容,最壞的情況會是什麼?

同樣請記住,無論你是在留言、網誌還是視訊聊天時張貼資訊,這些內容都可能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外流。發文前請問問自己,如果這份內容在校內流傳開來,或是影響到日後就業,你能否承擔這些後果?

當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你發現自己對以往的言行感到後悔,勇於道歉永遠不嫌晚。

2) 認清來往對象,留意陌生人。Facebook 讓用戶可以為自己發佈的任何貼文、相片或連結選擇分享對象。用戶也可以自己選擇要和哪些人成為 Facebook 朋友,因此請務必只接受來自認識的人送出的交友邀請。如果你曾經收到傷人的訊息或濫用訊息,或是有人在你的個人檔案發佈這類貼文,你有幾種選擇。視情況的嚴重程度,你可以選擇忽視、請對方停止這類行為、解除朋友關係或封鎖對方,或是告訴你的父母、老師、輔導人員或其他值得信任的長輩。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尊重。

3) 發揮一己之力。在 Facebook,無論你是在自己還是他人的個人檔案發現濫用內容,都能隨時提出檢舉。Facebook 的用戶在加入時,都已同意遵守我們的社群守則,而該守則對於何謂受歡迎和不受歡迎的貼文類型,亦有明確的定義。例如,Facebook 不允許出現仇恨言論、血腥暴力及霸凌等內容,且當我們收到這類內容的檢舉時,都會將其移除。你也能檢舉不當的粉絲專頁、社團和活動,以及不實或冒充他人身分的個人檔案(請放心,檢舉人的身分絕對保密,因此不會有人知道檢舉人是誰)。

以上資訊只是確保網路安全的起點。Facebook 社群若要維持正常運作,必須透過各種規則或資源,讓用戶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因此我們致力於為 Facebook 社群提供各種必要工具,讓用戶感到安心以及受到支持。不過,維護社群環境安全人人有責,每位用戶都需要為個人言行負責。這個月,請花點時間思考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Facebook 之友」吧!

三星推送安卓6.0升級服務 S6先享

在Google於2015年10月向Nexus系列提供Android 6.0升級服務後,經歷接近5個月的漫長等候後,三星設備終於搭上Android 6.0升級列車。圖為三星Galaxy S6 edge。(圖/黃慧雯攝)
歷經近5個月的等候,三星用戶終於能夠享用棉花糖(Android 6.0 Marshmellow)了!最先能獲得升級的舊款設備為Galaxy S6以及Galaxy S6 edge,其餘機種不久之後也將獲得升級服務。

根據三星官網公布的消息,三星已在今年2/15向Galaxy S6以及Galaxy S6 edge推送Android 6.0升級服務,而其餘的Galaxy設備也將陸續獲得更新。三星表示,將針對不同市場、不同設備升級Android 6.0的時程發布獨立的消息,用戶可密切留意。

據三星說法,升級Android 6.0之後,Galaxy S6 edge將可獲得升級的曲面螢幕功能,讓兩側曲面螢幕的實用性更上一層樓。

Google早在2015年5月份的Google I/O期間發表了Android 6.0,並在10月份向Nexus設備率先推送升級服務。但礙於許多條件的限制,非Nexus的Android設備升級Android 6.0的服務總得延遲許久。至今,Android 6.0的採用率也僅有1.2%左右,顯示Android版本碎片化的情況仍舊嚴重。這不僅對於Google在維護上帶來負擔,Android用戶普遍也需面對無法即時更新最新系統以確保設備安全性以及體驗最新功能的窘境。

別輕易嘗試「1970漏洞」會讓iPhone秒變磚

蘋果iOS設備被發現「1970漏洞」,錯誤設定日期並重新啟動後會讓設備變「磚」,無法使用。建議網友們不要輕易嘗試以上漏洞。(圖/翻攝YouTube)
近日網傳將iPhone日期設定到1970/1/1並重開機後,會讓iPhone秒變磚(brick)的情況,此系統漏洞已被蘋果正式承認,並允諾將會推送系統更新來修復。好奇心太過旺盛的朋友,除非是想讓手機提前罷工,不然的話可別輕易嘗試。

1970漏洞已被蘋果正式承認,並建議用戶尋求官方技術人員協助。(圖/翻攝蘋果官網)
蘋果已經在官網正式向用戶宣布,如果將iPhone、iPad、iPod touch等iOS設備的系統日期設定至1970年5月或更早的時間,且重新啟動後無法使用(會卡在開機畫面)的話,建議直接向蘋果技術人員尋求幫助。蘋果也將推送系統更新,來避免後續影響到其他iOS設備。

據了解,以上的「1970漏洞」,主要是影響搭載64位元處理器、也就是搭載A7~A9X處理器的iOS設備,包含iPhone 5s之後(共5款)、iPad mini 2之後(共3款)、iPad Air之後(共2款)、iPad Pro、第四代Apple TV以及第六代iPod touch等13款iOS設備。此外,iOS系統為iOS 8.0-iOS 9.3 beta 3,並且要將時間設定在1970/1/1,且關閉「自動設定」功能,再把iOS設備重新開機,才會觸發此漏洞。因此,果粉們其實不太需要擔憂,只需要避免有心人惡作劇,或是自己好奇心太過強大而去嘗試的可能性,就能避免觸發此漏洞導致iOS設備無法使用的窘境。

根據外媒報導,遭遇此情況的用戶向蘋果官方求援後所接收到的幫助不一,有的是直接更換整新機,但有的用戶卻無法。

蘋果並沒有明說修復「1970漏洞」的系統更新將何時推送,很有可能等到iOS 9.3,不過那可能還要近一個月的時間;此外,當然也有可能是盡快釋出iOS 9.2.2來修復漏洞(現iOS最新版本為v9.2.1)。

若是不幸遭遇1970漏洞,現已傳出非官方的解決方法,就是要把iOS設備的電池拆下來,將設備斷電。之後等候約十分鐘,再把電池裝回去,就會觸發日期重新設定的機制,再將時間改回非1970年5月之前的時間即可。不過,將iOS設備的電池拆下來,需要一定的功力,才能保證不傷害到iOS設備,因此建議還是直接洽詢蘋果商品專賣店人員協助較為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