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OPPO R9前相機比主相機畫素更高

OPPO R9手機。(圖/業者提供)
今天OPPO在北京發佈旗下中高階R系列最新產品OPPO R9,並公布R系列去年在全球銷售量超過1500萬台。R9擁有全面升級的硬體配置,出色外觀設計和OPPO專利VOOC閃充技術。此外,R9搭載了OPPO研發的1600萬畫素無敵自拍前鏡頭讓使用者不再受光線限制,隨時隨地拍出清晰明亮的自拍。

OPPO R9外觀設計繼承了前代的金屬特性,但更為輕薄。它尺寸為151.8x74.3x6.6mm,重量則僅有145g。而憑藉僅1.66mm的極窄邊框設計,OPPO R9得以在常見的5.2吋手機尺寸裡容下了5.5吋的手機螢幕。OPPO R9打造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機身側邊凝光腰線,無論手機如何轉動,光總是停留在這道腰線上,機身金屬光澤更閃耀。

OPPO獨立研發的前置自拍鏡頭,配置了向三星獨家定製的1600萬畫素鏡頭,以保證影像清晰度,但像素高並不能保證拍出好的照片,其影像畫質的提升來自於OPPO的圖像重構技術。該技術直接對鏡頭感測器的基礎硬體結構進行改善,使得感測器的拍照效果得到根本性變化。同時搭配f/2.0大光圈提升進光量和ISOCELL技術,減少像素之間的透光率。

相比普通鏡頭,OPPO R9 的自拍前鏡頭靈敏度提升4倍,寬容度提升2倍,噪點減少到原來的1/4。如此一來,拍照畫質會更加清晰明亮,尤其在暗光、逆光、夜晚等複雜光線拍攝環境下的表現更突出。

為了演繹更好的自拍,OPPO也調校了軟體演算法。美顏4.0耗時長達6個月150次反覆調校測試,讓自拍更清晰、膚質更細膩、輪廓更立體。而全景自拍讓R9擁有120度超廣角全景自拍功能,讓前鏡頭能同時容納更多人清晰明亮的無敵自拍。

此外,R9搭載了1300萬畫素的高畫質主鏡頭,借助PDAF和OPPO演算法,可達成拍照快、穩、準,讓每一個精彩瞬間都能動人呈現。而R9搭載的聯發科Helio P10 MT6755 2.0GHz八核64位元處理器,其全球首次整合True Bright圖像感測器,在拍照方面也更具優勢。

除了八核處理器之外,OPPO R9還採用了4GB RAM超大運行記憶體,內建64GB儲存空間。OPPO R9採用了智慧卡槽設計,卡槽1為nano SIM卡,卡槽2則可以插入另一張nano SIM卡或者最高128GB的microSD卡。兩個卡槽均支援4G網路,並支援VoLTE語音通話。OPPO同時正式推出ColorOS 3.0系統,採用全新直覺式設計,視覺更簡約,操作更人性。統一的設計風格有效地縮短App啟動時間,整體啟動速度比上一代ColorOS 2.1提升高達25%。

OPPO R9同樣搭載VOOC閃充技術,採用標準5V充電電壓。R9搭載的2850mAh大電量鋰電池,根據實驗室的機械手測試,R9在重度使用下仍擁有14小時5分鐘的續航時間,完全滿足使用者對於手機續航力的需求。

R9是OPPO首款採用正面指紋辨識的機款。無論乾濕手都可輕鬆迅速解鎖,無論待機或喚醒螢幕狀態下,指紋解鎖快至0.2秒;但它不止於快,更採用具備智慧學習能力的學習型指紋辨識系統,使用者多次使用指紋辨識功能後,後台資料庫經過學習優化後會越來越貼近主人真實指紋,越用越精確,越用越安全。

在發佈會現場,OPPO亦同時發佈了R9 Plus。R9 Plus除了擁有前後1600萬畫素無敵自拍前鏡頭和VOOC閃充外,其配置更加升級,搭載Qualcomm 652處理器,6吋AMOLED大螢幕和4120mAh大電池。

微軟Edge瀏覽器相容Chrome擴充程式之日不遠

微軟Windows 10內建的Edge瀏覽器未來可能相容所有Chrome瀏覽器的擴充程式。(圖/翻攝mspoweruser)
微軟(Microsoft)為Windows 10搭配的全新網路瀏覽器─Edge,話題十足但是滲透率的表現有點後繼無力。但根據眼尖的開發者發現,Edge瀏覽器可能未來將迎接備受矚目的新功能,就是能相容Chrome瀏覽器的擴充程式。

目前,微軟官方還未確認Edge瀏覽器可相容Chrome擴充程式(extention),但被名為Bavo Luysterborg的開發者發現,很可能這項遠大目標不久之後就會實現。他突發奇想地試著用Chrome來執行先前外洩的三款Edge擴充程式,結果發現Edge瀏覽器與Chrome瀏覽器的擴充程式程式碼非常相像,結果是兩者幾乎100%相容。

開發者發現Edge的三款擴充程式能幾乎100%相容Chrome。(圖/翻攝mspoweruser)
先前微軟曾經說過,希望未來Chrome瀏覽器的擴充程式都能相容於Edge,而按照上述開發者的測試,或許微軟已離這項目標不遠。如果成真,那麼Edge瀏覽器未來將增加龐大的擴充程式資料庫,因為根據《TechCrunch》報導,早在2010年Chrome瀏覽器的擴充程式數量就已突破一萬,如今總數只會更可觀。

從以上新聞來看,微軟似乎在Windows 10平台要力行「把別人的東西拿來自己家用」的作法。因為不僅Edge瀏覽器未來可能將相容Chrome的擴充程式,微軟也已透過Project Islandwood,提供開發者一個快速將iOS App移植到Windows 10 Mobile平台的解決方案,讓微軟手機App數量有望一夕爆增,補足過去WP最為人詬病的缺點。

Sony說法巧妙 PS VR沒想像便宜

Sony PS VR已開放預購,但399美元的套裝內不包含手柄以及PS Camera,其實不如官方說法那麼便宜。(圖/翻攝Sony官網)
Sony昨日在GDC公布了PlayStation VR的最終售價,僅399美元的價格令外界十分驚喜與看好。然而,這個價格當中可有奧秘,因此嚴格來說,Sony話可是只講了一半。

根據Sony的說法,PlayStation VR頭盔已確認最終價格將是399美元(44980日元、399歐元和349英鎊),按照Sony官網公布的資料,售價399美元的PS VR組合包含頭盔、各式連接線以及耳機,但僅有這些裝備的話,其實你還無法玩上PS VR。

想體驗Sony PS VR,圖中顯示的才是完整配備。(圖/翻攝Sony官網)
如果想要更為精準的追蹤使用者的動向,用戶需要搭配PS Camera;而若要完美在遊戲中操控,則需要搭配Move控制器(手柄)。前者單價約60美元,手柄則是一個單價30美元,兩個則要60美元。因此整體而言,想完整體驗PS VR,得加上PS Camera、兩個Move手柄以及PS4,其實需要399+60+60+349=818美元,約合新台幣2萬7千元左右。當然會選擇體驗PS VR的消費者,應該有滿大部分都已經擁有PS4,扣掉PS4的費用,PS VR完整體驗組還是要520美元,而非如Sony所說的399美元這麼便宜。

不過,Sony宣布PS VR頭盔僅399美元的消息一出,立馬激勵週三股價在東京交易所盤中交易最高上漲4.2%,來到2912日圓。效果相當驚人。

Sony表示PS VR確切出貨時間將在今年10月份,而其競爭對手Oculus Rift即將在3/28出貨,HTC Vive也預定在四月份出貨。相信消費版VR頭盔陸續出貨的消息,將會讓虛擬實境這個議題持續延燒,然而未來究竟哪一方將取得最終霸主地位,還是得看生態系是否完整而定。

Sony PS VR超夯 亞馬遜開放預購10分鐘斷貨

不久之前已公布售價為399美元的PlayStation VR,在亞馬遜開放預購,首波10分鐘完售。(圖/Sony官網)
Sony終於在GDC 2016公布了PlayStation VR的售價,雖然要價399美元也不便宜,但相較於HTC Vive以及Oculus Rift來說相對容易入手的價格卻被各界看好。在PlayStation VR登上亞馬遜展開第一次預售活動中,也明顯展現出定價巧妙的威力,創下了首賣紀錄。

根據independent.co.uk網站報導,Sony PlayStation VR在英國時間3/16早上11點開放預購,並在10分鐘之後完售,呈現斷貨情況。雖然詳細售出的數量並不清楚,但仍使人震驚於PlayStation VR的魅力。

Sony PlayStation VR預定十月份出貨,相比對手HTC Vive(四月)以及Oculus Rift(3/28)來說,都晚了許多。相比競爭者來說晚了許久的出貨時間,會不會對於PlayStation VR銷售量帶來影響,值得觀察。然而,除了出貨時間晚的劣勢之外,根據Sony在2015年11月發布的數據,目前PlayStation VR需搭配的執行主機─PS4已經在全球售出超過3020萬台,而這些用戶都是PlayStation VR的潛在買家,再加上相對C/P值更高的特點,後續爆發力不容小覷。

Android N代號流出 正式名稱開放票選

Android N內部代號曝光─New York Cheesecake(如圖)。(圖/翻攝Android Police)
如果你曾留意,Google向來都按照英文字母的順序來為Android系統命名,並且正式名稱都是甜點。在Google釋出Android N首個開發者預覽版之後,網路上又掀起了一股「猜名字」的風潮,而根據外媒報導,下一代Android N的名稱,你有機會參一腳,透過票選來表達你的想法。

Android N內部代號出爐
一般而言,可想而知許多研發團隊都對針對正在開發者的專案命名,以便溝通。而根據《Android Police》報導,最新一代Android N的內部名稱已經流出,就叫做「New York Cheesecake」(NYC),當然這並不一定是最終的正式名稱。

比對先前Android系統的內部代號以及正式名稱,大多都不一致。以Android M來說,正式名稱是Marshmallow(棉花糖),不過內部代號則是Macadamia Nut Cookie,而Android F的正式名稱是Lollipop(棒棒糖),但代號卻是Lemon Meringue Pie。

Google已針對Android N的正式名稱發起票選。(圖/翻攝Android Police)
Google CEO兌現承諾 Android N正式名稱票選啟動
在2015年底,Google CEO Sundar Pichai接受訪問時,他曾經允諾下一代Android系統的名稱將有網友票選,如今他終於兌現了承諾。有網友向《Android Police》反映,Google已在「Google Opinion Rewards」當中,發起了相關調查,第一個問題就是請網友提供一個名字以「N」開頭的好吃食物名稱,第二個問題則列出了七個N開頭的點心,供網友選擇。

根據內容,目前Google列出的N字頭點心包含:Napoleon(拿破崙蛋糕)、Nut Brittle(堅果脆糖)、Nachos(玉米片)、Nori(海苔)、Noodles(麵條)、Nougat(牛軋糖)以及Neapolitan Ice Cream(三色冰淇淋)等選項,連海苔、麵條的選項都出現了,令人不由得想問「這也算點心嗎?」

很有可能Google將會在5月18日起跑的Google I/O 2016(開發者大會)中公開Android N最終的正式名稱,究竟你押寶那一個呢?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Instagram改算法 網友不爽開罵

Instagram宣布將調整貼文顯示順序,不再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引發網友不滿。(圖/翻攝推特)
全球用戶超過四億的社群平台─Instagram,在週二無預警宣布將要調整演算法,將用戶可能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提到更上方,讓用戶不會漏掉。此作法引發網友撻伐,更在Twitter上造成討論,讓「#ripinstagram」成為最新熱門標籤。

Instagram週二在官方部落格宣布將調整Feeds的演算法,也就是調整使用者收看新消息的順序。以往,Instagram上的貼文都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最新的排在最上方,但Instagram官方表示,按照時間順序的顯示方式讓用戶平均錯過7成貼文,為了改變這個現象,他們打算打破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演算法,將使用者「可能」感興趣的貼文重要性提升,顯示在比較上方;或是你follow的帳戶與你之間的關係遠近,也可能影響貼文的顯示順序。對於這項調整,Instagram官方保證所有貼文都仍會存在,只是顯示順序將有所調動。然而,雖然看似是一番好意,網友們卻不領情。

Instagram貼文顯示順序將調整,不再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對此有不少網友在Twitter上表達不滿。(圖/翻攝推特)
Instagram貼文顯示順序將調整,不再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科技網站對此發起民調,參與的八成網友都表示對於改變不滿意。(圖/翻攝推特)
Twitter上已有不少用戶針對Instagram將更改貼文顯示順序的作法發表感想。不少網友有志一同的針對Instagram的作法給予負面評價,並宣告「Instagram願你安息」(#Ripinstagram)來暗示這項作法可能引發網友抵制。Twitter@Mashable Tech更針對這項改變發起投票,在約莫14個小時的投票時間內吸引了超過1800名網友參與,而對這項改動感到不滿的網友比例高達8成。此外,也有一成四的網友表示不意外,因為其他平台早已採用了這番作法,Instagram淪陷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對於Instagram改變Feeds演算法這一點,你又作何感想呢?

HTC發圖捧新機 相機世界第一

HTC發力醞釀新機討論度,釋出第二張官圖強調向機性能。(圖/翻攝HTC官方推特)
現知名Android手機廠中,尚未發表旗艦機的HTC應是頗受關注的焦點之一。在官方自發圖片,強調新機的「Power」之後,HTC稍早又是出了第二張宣傳圖,主打的特色則是號稱世界第一級的「相機」。

HTC稍早之前在官方Twitter中釋出了新機「10」的最新官圖,並說明「World First, World Class, Front and Back. You’ll see #powerof10」,很顯然指的就是新機將會搭載世界第一的相機技術。綜合先傳的傳聞來看,很可能就是指前後相機將同時搭載光學防手震的功能。

目前關於HTC 10的傳聞不少,在相機部分是傳出將會採用1200萬畫素的UltraPixel鏡頭,搭配Sony IMX378影像感測器,單顆畫素大小約1.55um。除此之外,HTC 10無意外的話也將搭配今年安卓旗艦機標配─高通Snapdragon 820處理器,螢幕則可能是5.2吋,解析度為2K。

目前HTC官方還未確認將會在何時舉辦發表會,網傳大約會在4月中旬左右。

雖然HTC釋出的官圖極力保持神祕感,但網路上早已流傳號稱是HTC 10的真機諜照。就細節來看,都與HTC公布的官圖相符,可信度不低。(圖/翻攝驅動之家)

iPhone se傳配殺手級4K錄影功能

iPhone se諜照曝光,左方依序是iPhone 5s以及iPhone 6s。(圖/翻攝騰訊)
蘋果相隔兩年半,可能再度推出4吋iPhone的作法,究竟新機有多少魅力,備受市場質疑。根據外媒報導,全新的iPhone se很可能將搭載與iPhone 6s看齊的4K錄影功能,作為新機的一大亮點。

《Apple Insider》報導,即將在美國時間3/21發表的iPhone se,很可能具備4K錄影功能,這將讓它成為蘋果旗下第三款具有此功能的iPhone(其他兩款是iPhone 6s以及iPhone 6s Plus),若屬實預料將會是iPhone se的最大亮點之一。

依據先前傳聞,iPhone se預料將會A9處理器,以及1200萬畫素主相機。光就這兩項規格來看,都與iPhone 6s同級,因此若可拍攝4K影片,對於螢幕僅4吋的iPhone se來說,肯定將會更受矚目。

若將以上說法對比iPhone 5s的攝影能力,同為4吋螢幕的iPhone se攝影功能將大幅提升,除了可拍攝4K影片(@30fps)之外,也有可能具備iPhone 5s沒有的60fps Full HD錄影功能(iPhone 5s僅能以Full HD格式錄製30fps的影片),以及HD@240fps的慢動作錄影能力(上述兩點都跟iPhone 6s相同)。

從性能與規格來看,iPhone se雖然螢幕與iPhone 5s一樣是4吋,但整體性能更接近iPhone 6s,就性能提升的部分,有機會刺激愛用4吋iPhone的果粉來升級,當然,定價將會是一個決定性的關鍵要素。

蘋果已確認將會在台灣時間3/22凌晨1點舉辦發表會,一般認為將會發表的新品除iPhone se外,還包含9.7吋iPad Pro、Apple Watch全新錶帶以及iOS 9.3正式版。

iPhone 7諜照來了 雙鏡頭設計叫人哭笑不得

網路上曝光了號稱是iPhone 7的背面諜照,右方則是iPhone 6s。(圖/翻攝bastillepost.com)
距離蘋果年度新機iPhone 7發表會還有大半年,首張諜照就搶著曝光?《Apple Insider》稍早之前曝光了兩組疑似iPhone 7的諜照,且正好各自聚焦正反面機身,一起來看看箇中奧秘。

稍早之前第一組曝光的iPhone 7背面諜照,雙鏡頭的設計被外媒取笑Futurama動畫中的Bender機器人。(圖/翻攝Apple Insider)
從首圖的第一組iPhone 7諜照來看,可以明顯看見搭載了雙鏡頭,然而其突起的設計似乎較iPhone 6/6s更甚,若這就是iPhone 7雙鏡頭的最終設計,恐叫不少果粉忍受不了,並且讓蘋果的設計能力再受質疑。

第二,從諜照來看,天線帶的設計也明顯有了改變,非常近似於先前《MacRumors》依照傳聞所繪製的渲染圖。更改過後的iPhone 7天線帶採取繞道而行的策略,讓機身背面更為簡潔、乾淨。

第三,諜照下方出現了神秘的金屬接點,這很容易令人聯想到iPad Pro機身側面的金屬接點。金屬接點出現在iPhone 7諜照中,或許暗示iPhone 7將會擁有獨家官方配件。

稍早之前第一組曝光的iPhone 7背面諜照,雙鏡頭的設計被外媒取笑Futurama動畫中的Bender機器人。(圖/翻攝Apple Insider)
除了以上內容,《Apple Insider》也曝光了一組號稱是iPhone 7的正面諜照,從未開機的狀態來看,很可能僅是樣機。仔細留意諜照的手機細部的話,則可看見似乎移除了從初代iPhone沿用至iPhone 6s(共九代)的實體Home鍵。Piper Jaffray分析師Gene Munster在2015年10月19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中,預測蘋果有五成的機會捨棄實體Home鍵,此按鍵的回首頁功能在3D Touch發展越成熟之後,有機會整合到螢幕當中。移除Home鍵將還將帶來另一優勢,就是能大幅提昇iPhone備受詬病的機身對螢幕佔比。

以上兩組諜照顯示了iPhone 7可能帶來的4大改變,包含天線帶改變設計、導入雙鏡頭以及可外接配件的金屬接點,還有實體Home鍵的去留。距離蘋果iPhone 7的正式發表,預估還有約莫半年的時間,這期間iPhone 7的整體設計仍可能產生變化,因此上方諜照的真實性仍待驗證。

在iPhone 7之前,蘋果被預測即將在3月21日(美國時間)的發表會中推出新4吋iPhone,此外還可能包含9.7吋iPad Pro以及Apple Watch全新錶帶等等。新4吋iPhone─iPhone se能否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對於蘋果能否延續iPhone銷售奇蹟將產生頗為關鍵的影響。

安兔兔公布Q1山寨機調查報告 小米中箭

安兔兔公布Q1山寨機調查報告。(圖/翻攝安兔兔官網)
3月15日適逢大陸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央視也公佈了一系列相關數據,內容都很令人震驚,包含掃QR Code易中毒、使用公共Wi-Fi個資秒間遭竊等。除了央視之外,知名的手機效能跑分軟體安兔兔(Antutu)也公佈了2016年Q1的山寨機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小米(Xiaomi)受害最深。

安兔兔官方透過「安兔兔驗機」這款App的使用者回傳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並公佈2016年Q1的山寨機報告。統計區間為2016年1月1日至3月14日,報告重點如下:

一、山寨機數目逐季下滑
2016年Q1總驗機數量為1949653,其中山寨機數量為78635 (資料中不含未知機型,不含測試結果未提交機型),山寨機比例4.31%。
安兔兔公布的2016年Q1山寨機調查報告,山寨機佔比4.31%。(圖/翻攝安兔兔官網)
二、2016年Q1被山寨品牌,小米奪冠
被山寨的手機品牌中,小米手機總量最多,佔49.78%,顯示平均每兩台手機中,很可能就有一款是山寨的小米手機。當中被山寨最多的款式,則是紅米Note 3。而三星、蘋果iPhone被山寨的比率則相比前一季(2015年Q4)有大幅下滑。
2016年Q1山寨機調查報告,小米受害最深。(圖/翻攝安兔兔官網)
2016年Q1山寨機調查報告被山寨的手機型號,紅米Note 3獲第一。(圖/翻攝安兔兔官網)
透過安兔兔整理的近四季的山寨機數量變化趨勢,可以看出2016年Q1的山寨機數量持續下降。可能的原因有二。第一,春節假期,手機廠商、快遞都處於放假狀態,因此驗機數量出現了下降;第二,購買管道的正規化以及消費者防山寨意識的增強。

在安兔兔公布的2016年Q1山寨機報告中,變化最大的是紅米Note3,被山寨的數量非常多。這個比例已經占到總量的43.94%。三星被山寨的型號依然集中在Galaxy S6、三星Galaxy Note5、三星Galaxy Note4這些熱門手機以及三星Galaxy G9198(領世旗艦3)、三星W2014這些商務手機上面。至於搭載安卓系統的iPhone,也備受山寨手機廠商喜愛。

連四季山寨機數量變化趨勢。(圖/翻攝安兔兔官網)
那麼,消費者如何防止自己購買到山寨手機?安兔兔提醒,第一要到正規管道購買,例如官方商店。第二,購買時請注意手機價格,要是價格低的離譜,那就有很高的機率是山寨機。第三:拿到手機後要進行檢驗,檢驗手機的外包裝、零配件、手機的外觀、系統硬體參數等。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Xbox宣布支援跨平台 將來能與PS玩家對打

Xbox方面宣布支援跨平台對戰功能,打通與Sony PlayStation之間的橋樑。(圖/翻攝Xbox網站)
在美國時間3/14起舉辦的GDC 2016(遊戲開發者大會),多家重量級廠商都有相關新消息向與會人士發表。根據ID@Xbox主管最新說法,Xbox One玩家未來想跟PS玩家連線對戰已非難事,因為他們已宣布將支援Cross-Network Play功能,打破電視遊戲主機多年來各自為政的局面。

Xbox One 和 Windows 10 獨立遊戲專案(ID@Xbox)主管Chris Charla 稍早之前宣布,將支援Cross-Network Play功能。這項功能將讓Xbox One以及Windows 10平台上的Xbox Live玩家能跟其他平台的玩家連線對戰。想當然,這個「其他平台」很大部分指的就是Sony的PlayStation。

當然,要不要支援Cross-Network Play功能取決於遊戲開發者,但就目前情勢來看,應有不少遊戲開發商樂見其成,因為首個宣布支援Cross-Network Play的遊戲已經出爐,就是Rocket League(火箭聯盟)。對於Xbox宣布支援跨平台對戰功能,《Wired》已徵詢Sony但並未收到回應。

AMD發表AR+VR混合頭盔—Sulon Q

AMD推出AR+VR混合式頭戴式顯示裝置—Sulon Q。(圖/翻攝YouTube)
講到虛擬實景(Virtual Reality, VR),可不能忘記它的攣生兄弟—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一般而言,現今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大多僅專注VR或是AR技術,因此也讓AMD稍早之前在GDC 2016(Game developer conference,遊戲開發者大會)發表的Sulon Q裝置更令人注目!

為何Sulon Q值得矚目?原因在於它是一款兼容AR與VR技術的頭戴式顯示裝置,與現今最熱門的兩大VR頭盔─Oculus Rift以及HTC Vive相比,除了能融合AR與VR,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需要外接電腦就可執行。

Sulon Q是AMD聯合加拿大Sulon公司所開發的AR+VR二合一裝置,比起用頭戴式顯示裝置來形容它,它反倒更像一台迷你電腦,因為它內建了四核心AMD FX-8800P處理器、 Radeon R7 顯示卡、8GB DDR3L RAM與256GB SSD,螢幕解析度達到2560x1440,並具備兩個USB 3.0連接埠、一個miniHDMI連接埠,並可支援Wi-Fi 802.11n/ac以及藍牙4.0,預裝Windows 10作業系統,如此的裝備讓Sulon Q可不必外接電腦就可執行應用程式,而Sulon Q還提供了110度觀賞視角。

透過目前已知消息,Sulon Q的顯示螢幕可為使用者呈現VR內容;而透過前方的兩個攝影鏡頭,可以為使用者捕捉並生成3D地圖。Sulon Q還可追蹤使用者的走動位置,未來還將支援手勢辨識功能。

目前,AMD尚未公布Sulon Q的價格,但表示最早會在今年春季上市。包含Sulon Q續航能力、配戴舒適度以及散熱程度等內容,應該玩家都很關心的事,但還須發揮耐心,等候AMD公布進一步資訊。

Google出招 遊戲下載前讓你試玩10分鐘

Google在GDC 2016上針對遊戲開發者釋出全新工具,其一就是可以提供試玩10分鐘的新形態廣告。(圖/翻攝TechCrunch)
下載遊戲App後,總覺得跟想像不一樣後秒刪嗎?或許是為了降低以上情況,Google在GDC 2016(Game developer conference)中針對遊戲開發者釋出了一系列工具,當中最令人矚目的應屬可在搜尋頁面試玩10分鐘的全新廣告形式。

Google在GDC 2016針對遊戲開發者發布了多款全新工具,包含可管理虛擬商品及貨幣的工具、影片錄製API以及讓玩家可在搜尋頁面試玩遊戲的全新廣告(Search Trial Run Ads)。在搜尋頁面提供遊戲試玩的全新廣告,據悉將會在幾周之後推出,因為是透過串流的方式讓使用者試玩遊戲,因此只能在連上Wi-Fi的情況下進行。試玩10分鐘之後就會提示使用者透過Google Play來下載安裝。

很明顯透過Search Trial Run Ads,Google能為自己拓展全新財源。而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則多了一個全新的管道來曝光自己的遊戲。根據App Annie統計,Google Play中的App總數在2016年2月份總數超過140萬,如何在當中脫穎而出,很明顯對於開發者而言是不簡單的任務。

對消費者而言,則多了一種全新管道來試玩Android遊戲App,而且好處是不用費時下載App,也不會佔據手機容量。根據艾媒諮詢在2015年底所發布的報告,手機App的生命週期平均只有有10個月,有85%的用戶會在1個月內刪除已下載的應用程式,很明顯未來開發者不僅得想辦法延長手機App的生命週期,如何讓使用者在10分鐘內決定要下載你的遊戲,也會成為未來Android遊戲開發者的全新難題。

小米下一步 瞄準智慧自行車?

《華爾街日報》報導小米投資的新創公司可能將發表價值高達3000美元左右的高階智慧自行車。(圖/翻攝華爾街日報)
小米(Xiaomi)生態系發展至今為止,相信已超乎不少人的想像,因為他們不只賣體重計、運動手環、電視,連空氣清淨機也包了。因此,如果談到小米你還是只記得小米手機的話,可就小看了這個團隊的長遠布局了。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小米生態系很可能短時間內還有新兵,主角有機會是「智慧自行車」!

《華爾街日報》報導,小米很可能將會在近期內開賣首款「智慧自行車」,且一反過去策略,售價可能高達3000美金,超過新台幣10萬!報導指出,這款瞄準自行車愛好者以及專業自行車騎士的智慧自行車,將由小米投資的新創公司─iRiding所設計,名稱可能是QiCycle,碳纖維材質機身僅7公斤重。除了這一款高階款之外,《華爾街日報》也指出小米很可能會連帶推出價格更親民的款式,帶有電池,定價落在450-550美元(約新台幣14850-18150元左右)。

很明顯iRiding將發表的智慧自行車,將被納入小米生態系中成為一員。與其他智慧產品間將如何連動將關係到新品的吸引力。如此高貴的小米智慧自行車能吸引多少米粉買單,預料也將是市場關注焦點。

iOS 9.3 beta 7釋出 新功能大致底定

蘋果稍早之前釋出了iOS 9.3 beta 7,應該就是正式版釋出前的最後一個測試版。(圖/翻攝9to5mac)
料想不到,蘋果竟然在iOS 9.3 beta 6之後,又推出了beta 7。因目前距離3/21發表會已不到一週,這一版的內容預料將會與iOS 9.3正式版非常接近。預料3/21當日發表的iPhone se將會預載此一版本,而其餘多款iDevice也將在iOS 9.3正式版釋出後獲得升級的機會。

蘋果於今晨釋出了iOS 9.3 beta 7開發者版以及public beta,此版本當中包含可自動調整螢幕色溫的Night Shift功能、備忘錄(Notes)App可透過Touch ID以及密碼鎖定等功能,並加入全新Carplay功能以及擴大3D Touch的應用範圍,加入更多快捷功能。

除了以上功能之外,iOS 9.3先前的beta版還修復了Error 53漏洞以及把系統日期設定在1970年後,重啟會變磚的漏洞。因為Error 53漏洞僅提供遭遇此漏洞的用戶能夠過新版iOS 9.2.1修復,先前已升級iOS 9.2.1的用戶無法升級,因此,包含多個新功能的iOS 9.3光是在安全性與穩定性上就很值得用戶來升級。然正式版本究竟會包含哪些功能,台灣時間3/22凌晨1點的蘋果春季發表會就將揭曉。

三星賺不少 S7成本價僅255美金

三星Galaxy S7被研究機構拆解並分析物料成本,預估大約是255美元左右。(圖/翻攝IHS)
甫上市不久的三星Galaxy S7智慧型手機,近日被《HIS Technology》拆解並分析成本價。拆解的報告內容顯示,定價699美金的Galaxy S7,成本價僅255美金,利潤頗為驚人啊!

《Re/code》引述《HIS Technology》的Galaxy S7拆解報告,指出Galaxy S7物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s,BOM)大約255美金,跟兩年前Galaxy S5的成本相當。在Galaxy S7當中最貴的零件就是高通Snapdragon 820處理器,預估是62美金。而《HIS Technology》雖然沒有指出所拆解的Galaxy S7使用哪一家的感光元件,不過畫素從1600萬畫素下降到1200萬畫素後,在感光以及聚焦能力,對焦速度都有提升,這一個感光元件讓Galaxy S7多增加了13.7美元的支出。然針對以上報告內容,三星並未予以評論。

三星Galaxy S7的物料成本255美元佔售價699美元的36.5%左右,毛利率約63.5%;作為對照,16GB iPhone 6s Plus的物料成本則是231.5美元,售價為649美元,也就是毛利率則是64.3%左右。可見旗艦機種對於三星以及蘋果的營收都有不小貢獻。

iPhone se真機諜照激似迷你版i6s

iPhone se諜照曝光,左方依序是iPhone 5s以及iPhone 6s。(圖/翻攝騰訊)
距離蘋果春季發表會剩下不到一週的時間,關於iPhone se的相關傳聞仍未停歇。根據《騰訊科技》引自YouTube的消息來源,最新一組號稱是iPhone se的諜照出現了,而且還跟iPhone 5s以及iPhone 6s進行了對比,讓諜照的可信度提升了不少。

iPhone se跟iPhone 6/6s更為近似
根據諜照內容來看,iPhone se雖然與iPhone 5s雖然同為4吋螢幕,但機身邊緣更顯圓潤,與iPhone 6/6s更為相似;背殼天線帶則比iPhone 6s更細。機身設計上,此諜照內的iPhone se電源鍵也移至頂端,此外音量鍵的形狀也跟iPhone 6更相似。且從諜照來看,主相機依舊突起於機身,這一點跟iPhone 6/6s很接近。

除了外觀上的微幅改變之外,iPhone se外傳的規格也跟iPhone 6s比較接近,有機會搭載A9處理器+M9協同處理器,以及1200萬畫素相機,並支援Touch ID與VoLTE,可使用Apple Pay。不過據傳並不會擁有3D Touch功能,這可能暗示蘋果將此功能定義為高階機種專屬。

iPhone se諜照曝光,機身更近似iPhone 6s縮小版。(圖/翻攝騰訊)
iPhone se諜照曝光,左右分別是iPhone 5s以及iPhone 6s。(圖/翻攝騰訊)
iPhone se諜照曝光,從內容來看,iPhone se的主相機還是突起於機身。(圖/翻攝騰訊)
蘋果已確認將會在太平洋時間3/21早上10點,也就是台灣時間3/22凌晨1點舉辦春季發表會,屆時全新的4吋iPhone─iPhone se,以及9.7吋iPad Pro,還有Apple Watch全新配件都可望亮相。iPhone se確認的開賣價格以及iPhone 5s會否停售,或是以更低的價格搶市,已成為近日各方討論的焦點之一。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統一獅主場賽事Yahoo奇摩將直播

中華職棒新賽季即將開打!Yahoo奇摩持續佈局,今天正式宣佈與統一獅、愛爾達電視合作,自3月23日起,全球棒球迷只要上Yahoo奇摩,透過電腦、平板或手機 (包括行動版及Yahoo新聞App),就可收看2016年統一獅60場主場賽事網路直播,享受「全球跨螢零時差」、「App推播」、「即時互動」三大特色,提供各地球迷隨點即看的跨螢觀賽體驗,隨時隨地燃燒棒球魂!

Yahoo奇摩媒體傳播事業群副總經理邱瀅憓表示,「而根據調查註,運動賽事已成網友最愛直播內容之一,為滿足球迷高漲的需求,Yahoo奇摩與統一獅隊及愛爾達電視策略聯盟,提供全球中職球迷,今年統一獅主場共60場跨螢無縫的精彩賽事!」

而為回饋廣大球迷,Yahoo奇摩與統一獅也將在直播賽事中舉辦網路活動,只要上Yahoo奇摩運動粉絲團回答問題,就有機會獲得統一獅MVP簽名球、球票等限量禮物!此外,統一獅今年也首度推出「獅王Spotlight」節目、周周更新獅隊戰報,自3月16日起每週三晚上10點在Yahoo奇摩首播,喜歡統一獅的球迷們,千萬別錯過了!

Yahoo奇摩賽事直播三大特色:
*零時差!全球無縫跨螢體驗:Yahoo奇摩取得全球直播授權,滿足全球球迷觀賽需求。只要上Yahoo奇摩,即可透過電腦或行動裝置,享受隨點即看的觀賽體驗,即使不在台灣也能零時差觀賽!
*App推播!追球不漏接:無需苦守比賽,透過Yahoo新聞App,自動推播賽事訊息,讓球迷各場精彩賽事隨時掌握不錯過!
*即時互動!球迷社群留言集氣:透過Yahoo新聞App,在線上一同與廣大球迷加油集氣,讓觀賽更有趣!

Yahoo奇摩 x 統一獅賽事直播平台將在Yahoo奇摩新聞App (iOS、Android) 、Yahoo奇摩運動頻道 (電腦、行動版)以及Yahoo奇摩影音頻道(電腦、行動版)中提供。

STUDIO A走入校園 教你開發物聯網App


物聯網(IoT)被視為繼智慧型手機後下個新興發展,根據IDC發佈的研究報告預測,全球物聯網將於2019年達1.3兆美元規模,顯見物聯網發展不容小覷。蘋果經銷商STUDIO A繼去年起進駐逢甲大學成立Straight A校園門市後,今(14)日更宣布首度與校園產學合作,結合逢甲大學「微學分」通識課程,提供專業講師教學生如何發揮創意,開發物聯網應用App。

  目前在台灣、香港和大陸共有近百間門市的STUDIO A,去年起進軍教育市場,在11所大專院校陸續成立Straight A校園店,除了希望以專業Apple輔助軟體和相關教學應用,讓師生們擁有最佳數位學習解決方案外,也希望透過產學合作,激發同學們不同的學習效果。為了培養智慧校園環境與鼓勵學生們自主學習,STUDIO A首度與逢甲大學產學合作,初步於3/14、4/23、5/25、6/3開設四堂App程式設計課程,後續也將與應諾創客空間(inno maker)合作打造物聯網實驗教室,教室以智慧屋概念佈置成書房、廚房、客廳及臥室,希望鼓勵學生們利用自己研發的App在此實際操作應用。

  根據2016《Cheers》雜誌「大學調查」的結果,許多學校因應少子化衝擊影響,會強化特色教學、加強產學合作等,蟬連兩年校長互評調查第1名的逢甲大學不僅善用當地企業資源為學校創造特色,更首創「微學分」通識課程,將原有18小時2學分的課程架構拆解為以4小時0.2學分為單位,設計多元化課程提供學生彈性修課,透過主題式課程讓學生培養多元興趣。

STUDIO A表示,此次課程將安排專業講師,指導學生從入門、基礎到實際開發應用App等,若學習效果不錯,未來也預計將不定期舉辦App開發達人專題講座,協助學生與飯店等業界產學合作,將App實際整合旅館節能、環控等控制系統,完成功能測試通過後的App,還有機會由Straight A協助在Apple Store上架販售。

超炫 今年里約奧運確認將有8K/VR轉播

奧運廣播服務公司(OBS)確認今年奧運將會針對部分賽事提供VR以及8K轉播服務。(圖/翻攝VR Scout)
四年一度的奧運今年將移師巴西里約(Rio)舉辦,每回國際矚目的體育賽事都是廠商爭相展現新科技的重要場合,今年適逢VR元年,當然這項嶄新技術也不會在奧運會場場中缺席。令人好奇透過VR轉播奧運,會不會引起你想入手Oculus Rift或是HTC Vive的念頭呢?

今年8月5日至8月21日即將在里約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其廣播服務公司(OBS)現已確認將會提供虛擬實境(VR)拍攝與轉播。目前已可確認包含開幕式、閉幕式以及每天關鍵賽事都會提供VR轉播,使用者並可自由下載官方提供的VR影片。

然而,奧運的VR轉播服務目前尚未確認將支援那些平台,是否需要下載獨立的應用程式才能觀看,當前也很不明朗。但OBS已表示部分賽事的VR影片不需要頭戴式VR頭盔也可以觀看,因此可推論奧運官方轉播單位也將釋出360度影片在線上影片平台,讓全球的運動迷們可透過Facebook 360或是YouTube 360影片平台在手機或是電腦網頁上觀看。而除了VR轉播之外,OSS也確認今年奧運還會針對部分賽事提供8K解析度的轉播。

除了Sony PlayStation VR頭盔之外,Oculus Rift以及HTC Vive都已確認都在上半年就會出貨,相信今年就將有不少科技迷們會透過這些嶄新的VR設備來觀看奧運。試想,一戴上VR頭盔後就彷彿親臨巴西里約,親眼見證國家運動員贏得勝利,一想到就令人頗感興奮哪!

三星Galaxy S7相機有兩款 誰比較強?

三星Galaxy S7不僅有搭載不同CPU的版本,連相機感光元件也有兩種,究竟哪一款的表現比較好,或許你很想知道。(圖/翻攝三星官網
為了扶植自家產品,三星好幾年以來都在旗艦手機上採用雙處理器的策略(Galaxy S6這一代除外),然而,Galaxy S7這一代除了處理器有不同版本(高通與三星)之外,連相機的感光元件(影像感測器)也有所不同,究竟是三星還是Sony影像感測器的畫質略勝一籌,來看看外媒的實拍比較就知道。

《GAM Arena》取得了搭載不同感光元件的Galaxy S7手機,以下透過實拍照片,讓網友來看看兩者之間的差距。左側照片是由Sony IMX260感光元件所拍攝的照片,右側則是採用三星ISOCELL S5K2L1感光元件相機所拍攝的照片。就成像結果來看,雖然Sony IMX260影像感測器所拍攝的照片有些邊緣拍攝的比較銳利,但三星ISOCELL感測器卻在其他層面,例如顏色飽和度上略為勝出,因此綜合比較來看,兩者之間的表現,目前是難分軒輊。

三星Galaxy S7實拍照片比較,左邊搭載Sony IMX260感光元件,右側搭載三星ISOCELL S5K2L1感光元件。(圖/翻攝GSM Arena)
如果你想知道手中的Galaxy S7搭載的是哪一款影像處理器晶片的話,在Google Play下載AIDA64 App,測試後就可知曉。

值得注意的是,《GAM Arena》僅測試了這兩款感光元件在環境光充足下的靜物攝影實拍結果,並未針對運動間物體,或是在環境光不足的情況下比較,因此,嚴格來說評測內容並不完整,僅顯示這兩款感光元件在部份環境下的拍攝效果,或許爾後還會有其他網站針對兩款感光元件的進行更詳細的比較。

韓媒:三星S7系列開賣兩天達10萬支

三星Galaxy S7系列雙機3/11在韓國首賣,韓媒指出雙機在前兩日就售出約10萬支。(圖/三星提供)
三星Galaxy S7雙機已於3/11在南韓首賣,經過一個周末究竟首賣表現如何?根據韓國媒體報導,三星Galaxy S7雙機似乎取得不錯的成績單,寫下好的開始。

《韓聯社》根據韓國行動通訊業界消息,三星新一代智慧型手機Galaxy S7以及Galaxy S7 edge在11日於南韓上市,首日雙機約賣出6萬支,而12日則賣出約4萬支,銷售速度跟Galaxy S6上市初期相當。不過前兩天售出的款式中,Galaxy S7 edge所占比重大約4成,相比Galaxy S6 edge上市之初僅占2成有著明顯成長。

然而,Galaxy S6 edge去年上市之初僅占S6系列銷售量2成的原因,可能是錯估市場需求,備貨量不足,形成一機難求。但從目前Galaxy S7 edge銷售初期銷量就佔全系列4成的情況來看,Galaxy S7 edge的供貨量明顯較Galaxy S6 edge足夠,而且本次螢幕尺寸比Galaxy S7更大,顯明三星對於Galxy S7 edge的信心可能已與過去更為增加。

三星Galaxy S7從MWC 2016發表以來,獲得媒體不少正面評價,能否取得比Galaxy S6系列更為優秀的成績,將是各界後續關注的焦點。台灣地區部分,三星Galxy S7雙機也已於3/11開放預購,並造成一陣搶購風潮,新機預定3/18正式出貨,屆時或將再度成為討論焦點。

外媒:庫克用機海戰術 讓蘋果變三星

外媒直指Tim Cook已讓蘋果「三星化」。(圖/翻攝ZDNet)
業界盛傳蘋果將會在台灣時間3/22凌晨1點舉辦的春季產品發表會中,推出新4吋iPhone以及9.7吋iPad Pro,對此你有什麼想法呢?對於越來越複雜的蘋果產品線,外媒指出乃是由於現任蘋果執行長─Tim Cook大行機海戰術,簡直把蘋果變三星;但話雖如此,他們卻也認為這很可能是崇尚簡單主義的前蘋果CEO Steve Jobs也不得不同意的作法。

面對蘋果可能在春季發表會推出iPhone se以及9.7吋iPad Pro的作法,《ZDNet》直指這違背了Steve Jobs留下的極簡主義傳統。蘋果現在宛如成為產品線複雜的另一個三星電子。而蘋果「三星化」究竟是福是禍,仍然是未知數。

如果要形容蘋果這家公司,該媒體指出「簡單」是最為重要的特色。蘋果在軟體、硬體、操控性以及零售店的設計,都實現了這項理念。然而,蘋果即將在三月份推出iPhone se以及9.7吋iPad Pro的作法,就是一個表明他們已把簡單主義拋到九霄雲外的訊號。

回顧在2007年Steve Jobs發布第一款iPhone時,當時只有4GB以及8GB的兩種型號。但到了iPhone 6s發布後,光是在美國地區,iPhone就有多達120多種,而在iPhone se發表後,這個數字將暴增到180多種。這情況跟Steve Jobs時代相比,很明顯有天壤之別。

1997年Steve Jobs重新回鍋蘋果後的最重要決策之一,就是把當時正在研發與銷售的產品數量,從350種精簡到了10種,具體實現簡單主義的作法,讓蘋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在Cook時期的蘋果,卻向許多小眾市場推出產品,以Apple Watch為例,很明顯就是主打產品多元化的特色。現今蘋果的市場策略很明顯與過往不同。而面對小眾市場推出大量型號的產品,就是三星電子向來所擅長的策略,此作法與簡單主義相悖,但卻是狙擊對手的有效策略。這雖然讓三星被外界批評缺乏創新,但卻讓三星取得了豐厚的利潤以及市場領先地位。

面對產品多元化發展的需求,可明顯看出蘋果並非頑石。包含在Steve Jobs時期,蘋果進軍了音樂播放器市場;在2007年重新定義手機,在2010年則推出的改變平板市場的iPad。蘋果也因為白色iPhone銷量十分的好,後續接連推出不同顏色的版本;爾後也因為市場需求,選擇推出大螢幕的版本,因滿足了市場需求,取得相當漂亮的成績,並贏得豐厚利潤。

《ZDNet》指出,現在的蘋果跟Steve Jobs時期明顯不同,數量遽增的蘋果產品線,意味著蘋果擁有更多的資源以及更大的企圖心來挑戰不同的市場,也有機會透過各種產品提升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忠誠度。

在現今的市場環境下,若是Steve Jobs仍在世,且執掌蘋果,該媒也認為很可能當初極力堅持簡單主義的他,也不得不同意讓產品多元化的策略,否則很可能帶領蘋果走上一個錯誤的道路。畢竟,Steve Jobs回歸重掌蘋果的時期刪除多項產品,原因之一乃是當時蘋果正處於財政低潮。

然而,現今的蘋果並非不能重拾簡單主義。因為Apple Music、iCloud以及Apple Watch等產品都被外界抨擊實際操作上缺乏易用性;這話簡直與先前資深科技評論家─莫博士曾批評蘋果原生應用(App)難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iPhone 7保護殼疑曝光 耳機孔在不在?

網路爆料達人貼出了iPhone 6s裝在疑似iPhone 7保護殼中的照片,間接證實iPhone 7取消3.5mm耳機孔的傳聞。(圖/翻攝@Onleaks)
關於iPhone 7的傳聞眾多,當中可能性較高的就是將取消3.5mm耳機孔。根據Twitter爆料達人近日所曝光的iPhone 7保護殼諜照,3.5mm耳機孔真的消失了,因此想入手iPhone 7的朋友可能要盡快作好無法用標準3.5mm耳機的心理準備。

Twitter@Onleaks帳號日前貼出了號稱是iPhone 7保護殼的照片,並試著將iPhone 6s裝到該保護殼中,讓網友來親眼比較兩者之間可能的不同。

Twitter上曝光了疑似是iPhone 7的保護殼。(圖/翻攝@Onleaks)
3.5耳機孔真的沒了
@Onleaks貼出的保護殼圖片顯示,靜音、音量大/小按鍵以及電源/鎖定鍵的位置,都與iPhone 6/6s相同,然而底部的局部照,就清楚顯示出3.5mm耳機孔被移除的事實。而他也將iPhone 6s完整裝入該保護殼中,顯示iPhone 6s與iPhone 7的機身寬度與長度都十分接近。外媒推測iPhone 7移除3.5mm耳機孔的原因,就是為了縮減手機的厚度,但根據@Onleaks貼出的照片,較難看出這一點的改進。

根據巴克萊分析師 Blayne Curtis 以及 Christopher Hemmelgarn 的報告,他們指出iPhone 7將會搭載Lightning耳機,但是只有基本的數位編/解碼器(codec),不具備Cirrus Logic(蘋果產品的音訊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的降噪功能。

取消耳機孔 換來立體聲喇叭
從@Onleaks提供的保護殼照片來看,底部開口的設計頗為對稱,幾乎可以證實iPhone 7將會搭配雙喇叭的傳聞,當然依舊是採用Lightning連接埠。

iPhone 7改搭Lightning耳機的作法,將讓使用者無法同時執行透過有線耳機聽音樂以及充電這兩項作業,兩者之間如何權衡,或許將成為iPhone 7用戶使用上的一個難題。

企業監督與維權網站《SumOfUs.org》在iPhone 7傳出將取消標準耳機孔後,便在網路上發起請願,短時間內就突破20萬人參與連署,顯示有不少果粉都對移除3.5mm耳機孔感到不滿,並期待蘋果可以收回成命。但這一點從@Onleaks發出的保護殼諜照來看,可說要讓不少果粉感到失望了。

移除3.5mm耳機孔會否引起對手仿效?
iPhone當中所搭載的新功能與特色,有不少都引起競爭對手仿效,例如指紋辨識、壓力觸控、2.5D螢幕等等,因此iPhone 7若真的移除3.5mm耳機孔的話,會不會引起其他對手的模仿,令人感到好奇。

移除3.5mm耳機孔的iPhone 7,將無法(在沒有轉接頭的情況下)適用現行所有採用3.5mm接頭的有線耳機,這一點《SumOfUs.org》就曾提出會造成大量電子垃圾的問題。雖然也有媒體推論iPhone 7會附上3.5mm to Lightning的轉接頭來讓使用者續用原先的耳機,但是後續可能引發的環保相關問題,仍不容忽視。

明顯可見,iPhone 7若移除標準耳機孔,不僅短時間之內將對熟悉3.5mm耳機孔的用戶來說造成不便,並可能製造大量電子垃圾,還可能間接促成注意音質的使用者額外加購Lighting耳機的成本,從以上幾個層面來看,似乎都是弊多於利。蘋果若是僅以想縮減機身厚度的前提來為iPhone 7導入這項改變,似乎很難說服龐大果粉。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Surface Pro 5傳最早十月報到

外媒指出Surface Pro 5最早有機會在今年十月份登場。(圖/翻攝Tech Radar)
雖然Surface Pro 4目前只發表幾個月,不少網友已開始關注下一代的消息。根據《Tech Radar》報導,新一代Surface Pro有機會在今年十月份發表(與前一代相隔約一年),並會在續航力上有所加強。

據報導指出,相對於Surface Pro 4而言,Surface Pro 5首先優化的重點將是續航力。據實際使用的情況,Surface Pro 4續航力僅4小時左右,跟官方宣稱影片播放可連續9小時的電力有大幅差距。以一個強調生產力的產品來看,續航力明顯不足,因此下一代產品選定此特性來優化頗為合理。

此外,螢幕則傳出可能升級4K解析度。Surface Pro 4高階版曾經出現風扇聲音過大的問題,也有望在下一代獲得解決。處理器的部分,現則傳出可能搭載Intel 10nm Skylake處理器。

Surface Pro系列在二合一設備的市場中,表現持續成長。在前幾代產品打下的基礎上,Surface Pro 5肯定將是下半年頗受矚目的一款新品。

上網不設防 台誤點惡意連結的網友數全球第三

趨勢科技發布2015年資安總評年報,圖為點選惡意網址的使用者數量最多的國家。(圖/趨勢科技)

趨勢科技今天發布 2015 年資訊安全總評年度報告,表示「資安情勢演變已迫使威脅因應策略面臨調整」。研究機構證實,今日的駭客比以往更大膽、更狡猾、更肆無忌憚,不論是攻擊管道、網路間諜行動以及全球地下網路活動皆是如此,報告中並針對2015 年一些重要的資安事件進行詳細剖析。

趨勢科技技術長 Raimund Genes 表示:「根據我們 2015 年的觀察,傳統的資料和資產保護方法已捉襟見肘,必須重新檢討、評估如何能維持最高的企業及個人安全等級。網路勒索與網路間諜日益猖獗、日漸複雜,再加上越來越普遍的針對性攻擊,企業的資安策略必須為 2016 年可能規模更大的襲擊預做準備。這樣的認知,也有助於資安產業更有效預測及因應駭客的行動。」

2015年最嚴重的資安問題是網路勒索與網路攻擊。許多知名機構都成了受害者,例如:全球知名的偷情網站 Ashley Madison、義大利駭客公司 Hacking Team、美國人事管理局 (OPM) 以及美國醫療保險公司偉彭 (Anthem),都發生了嚴重的資料外洩事件,導致數百萬或數千萬的員工和客戶資料外流。而2015 年美國境內發生的資料外洩事件當中有很大部分 (41%) 都是因為裝置遺失所造成,其次是惡意程式和駭客入侵;其中台灣與澳洲點選惡意程式連結數量並列全球第三名。

該份報告也提及了以下重點:
*Pawn Storm 和零時差漏洞 – 2015 年出現了 100 多個零時差漏洞,此外,存在已久的 Pawn Storm 網路間諜行動也利用了多個零時差漏洞來攻擊各種重要機構,包括:美國國防機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會員國的軍事單位,以及全球多個國家的外交部。

*深層網路 (Deep Web) 和地下市場 – 2015 年,網路犯罪市場開始滲透到深層網路。不同地區的地下市場也反映出當地文化的特色,因地制宜地提供了當地最賺錢的商品。

*智慧科技噩夢 –針對連網裝置的攻擊在2015 年加速發展,突顯出這類裝置的弱點。智慧型汽車以及趨勢科技 GasPot 實驗中採用連網油槽監控系統的智慧型企業,即是面臨物聯網 (IoT) 技術所帶來新式問題的其中兩大領域。

*Angler:漏洞攻擊套件之王 – 從惡意廣告到 Adobe Flash 漏洞,Angler 是 2015 年駭客使用最廣的漏洞攻擊套件,占所有漏洞攻擊套件的 57.3%。日本、美國和澳洲是遭到該套件攻擊最嚴重的地區。

*挾持資料進行勒索 – 加密勒索軟體在 2015 年大幅成長,已占所有勒索軟體的 83%。其中,Cryptowall 是駭客最常用的勒索軟體變種,主要透過電子郵件或惡意下載進入使用者的電腦。

*破獲 DRIDEX 殭屍網路 – 惡名昭彰的 DRIDEX 殭屍網路遭到破獲以及相關人員遭到逮捕,使得該殭屍網路在美國境內的偵測數量大幅減少。不過,它隨後又死灰復燃,因為歹徒將其幕後操縱 (C&C) 基礎架構移轉到某個防彈主機代管服務上,使得該網路幾乎不可能根除。

噴墨印表機成功複製用戶指紋 騙過三星Galaxy S6


自iPhone 5s發表以來,越來越多新手機都將指紋辨識當作標配功能,並強調其安全性。然而,最新研究僅透過一台噴墨印表機,並採用特殊導電油墨等材料,在短短15分鐘之內就成功複製了手機使用者的指紋,且成功騙過兩款安卓手機!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度越來越高,手機已逐漸取代PC成為惡意攻擊的目標,這些攻擊除了來自於網路上,從物理的方法侵入手機,也是駭客等有心人士嘗試的做法之一。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近日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明了研究團隊如何透過印表機與導電油墨成功攻破智慧型手機指紋辨識的防線。

實驗過程十分簡單,研究團隊先取得手機使用者的指紋,並將指紋反轉後,再藉由採用AgIC導電油墨的噴墨印表機,以300dpi以上解析度印在特製紙張上。透過以上方法,研究團隊成功入侵了三星Galaxy S6以及華為榮耀7手機,破解過程之快速令人感到不寒而慄。

在越來越多手機搭載指紋辨識的趨勢下,透過破解指紋來侵入手機勢必將成為越來越多駭客嘗試使用的方法。即使未來指紋辨識技術會迭代更新,然駭客們也將與時俱進,改善破解的技術。在這場手機指紋辨識防衛戰中,他牌指紋辨識手機被駭客攻破的那一天,看似也已經不遠了。

新惡意軟體現蹤 超過5億台安卓機受影響

針對Android平台的新型惡意軟體被發現。(圖/達志影像)
安卓(Android)平台再度淪陷?根據行動平台安全公司《Skycure》的最新報告,他們發現了一款新型的惡意軟體,影響了近65%的Android設備,也就是說實際受到影響的Android設備超越5億台。

《Skycure》指出,他們發現了一個新型Android惡意軟體,名為Accessibility Clickjacking,它可在不需用戶同意的前提下,取得獲取Email在內等所有文件權限,甚至可以取得遠端刪除設備文件或是加密裝置的權限。

這款惡意軟體仰賴惡意網站在頁面上加上來自攻擊源頭的隱形UI(使用者介面),來偽裝成實際的UI企圖騙取使用者點擊。根據《Skycure》的了解,Accessibility Clickjacking影響到非Android 5.0、Android 6.0版的安卓設備,總數超過5億台。

根據統計目前Android 5.0以前的版本佔有率共64.7%,表示有過5億台的Android設備都暴露在可能遭受新型惡意軟體—Accessibility Clickjacking攻擊的風險下。(圖/翻攝Skycure)
《Skycure》表示,Accessibility Clickjacking並非一個理論上可能出現的惡意攻擊。根據了解,約一個月前賽門鐵克(Symantec)就曾發現一個名為 Android.Lockdroid.E 的勒索軟體,而它正是採用了Accessibility Clickjacking所使用的程式漏洞。

為了防止Android用戶受到以上惡意軟體的攻擊,《Skycure》建議用戶透過以下五招來預防:
一、盡快升級到Android最新版本;
二、不要輕易同意手機畫面上跳出的對話框,直到你可以確認這個權限請求的安全性;
三、避免從第三方平台下載App;
四、關閉「協助工具」的權限(設定>協助工具>關閉);
五、下載防毒App來偵測目前及防範未來手機可能遭受到的惡意軟體攻擊。

史無前例 傳HTC拿下三年Nexus手機代工權

有傳聞指出HTC獲得連續三年代工Google Nexus手機的合約。(圖/翻攝Android Headlines)
「HTC設計與製造」深獲Google青睞?在Nexus 5X以及Nexus 6P推出後,便有傳聞指出HTC獲得與Google共同開發下一代Nexus手機的傳聞,而且還是兩款全包。根據外媒最新消息,HTC不僅操刀最新Nexus,而且作品似乎頗受Google喜愛,甚至讓HTC獨攬未來三年的Nexus代工訂單,若屬實對於HTC而言將是相當正面的消息。

《Android Heallines》網站報導,有傳聞指出HTC與Google簽下連三年代工Nexus的長約,當中主因是Google對於今年HTC打造的新Nexus感到相當滿意。據先前傳聞,HTC獲得第八代Nexus的代工權,而且將延續上一代的策略,一次推出兩款,而這兩款手機極有可能是開發代號分別是T50(5吋)以及T55(5.5吋)的機種。

Google Nexus是Google為了展示最新Android系統的策略之一,通常都與手機廠共同合作,至2015年的Nexus 5X以及Nexus 6P為止已推出七代。回顧過往七代Nexus,HTC曾擔任第一代Nexus—Nexus One的代工廠,而LG則是唯一一個曾連續三年代工Nexus的手機廠(Nexus 4、Nexus 5、Nexus 5X)。如果HTC今年再度與Google合作Nexus專案的話,則是HTC第二次獲得Google青睞,作為Nexus手機的代工夥伴。

然而雖然LG曾經連續三年代工Nexus系列手機,但也並非是「一次拿下連續三年合約」,因此傳出HTC獲得連續三年Nexus代工合約,對於HTC在智慧型手機方面的設計與製造能力,無非是一大肯定。

不過,就先前Nexus手機的發展史來看,通常都是等到發表那一刻,才能真正確定代工的手機廠為何,手機代工廠與Google方面都未曾事先公開合作細節,因此,HTC獲得三年Nexus手機代工權的傳聞,應很難獲得官方證實。而這三年的合約中是否也包含平板的代工權,也是未來值得觀察之處。

真假?傳蘋果2017年推OLED 5.8吋iPhone

蘋果將繼iPhone 6放大螢幕尺寸之後,再度於2017年改變iPhone螢幕大小嗎?(圖/翻攝9to5mac)
蘋果iPhone即將再度放大?多家外媒引述《Digitimes》報導指出,蘋果不僅將提早在2017年於iPhone導入OLED螢幕,更可能再度放大手機螢幕尺寸,將大螢幕iPhone升級到5.8吋之譜。

回顧蘋果iPhone可能在iPhone中導入OLED螢幕的傳聞,最早指出可能會在2018年實現,然而近期傳聞指出蘋果有意提早在2017的iPhone中就用上OLED螢幕。在此基礎之上,《Digitimes》進一步指出,2017年推出預定推出的兩款iPhone中,大螢幕版本的螢幕還可能將從5.5吋升級到5.8吋,已相當接近小螢幕平板的邊緣。

按照凱基投顧分析師郭明錤的報告,他曾指出蘋果在今年內將會推出4款iPhone,包含即將在三月下旬發表的iPhone se,還有iPhone 7、iPhone 7 Plus以及雙鏡頭版iPhone 7 Plus。《Digitimes》指出,在2017年,iPhone 7 Plus(一般認為會是5.5吋)可能改為5.8吋,且採用OLED螢幕。

5.8吋iPhone究竟有無可能?
《Digitimes》不僅指出蘋果可能會在2017年推出5.8吋OLED螢幕的iPhone,更預測這款iPhone上市第一年銷量就將達到5000萬部以上。至於為何選在2017年改變iPhone螢幕的尺寸,業界人士推論很可能是為確保該年的iPhone銷量不會跌幅過大,因按照iPhone發展步調,2017年將是蘋果推出「s」代iPhone(iPhone 7s)的時間。

然而,蘋果iPhone螢幕尺寸改變的時機,都發生在數字更新的一代,例如iPhone 5螢幕從iPhone 4s的3.5吋升級到4吋、iPhone 6螢幕則從iPhone 5s的4吋螢幕升級到4.7吋以及5.5吋。對照上述的蘋果iPhone螢幕尺寸更新策略來看,若蘋果選擇在iPhone 7s這一代改變螢幕尺寸,可能性並不高。

iPhone改變螢幕尺寸的正反面效應
針對《Digitimes》指出iPhone 7s這一代可能出現5.8吋版,《Apple Insider》則認為傳聞頗為荒謬。因為雖然推出5.8吋版將讓iPhone螢幕大於三星旗艦手機的規格(甚至大過Galaxy Note系列),將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然而這將讓iDevice系列的螢幕尺寸高達7種,包含4、4.7、5.5、5.8、7.9、9.7以及12.5吋,這對於開發者而言無非又是另一個難關,會否影響到App Store的生態發展,影響不容忽視。

無論蘋果會不會在2017年推出採用OLED螢幕的5.8吋iPhone,他們都極有可能在今年內推出4款iPhone,為蘋果iPhone發展史再添新頁,而很有可能在3月登場的iPhone se將會是當中的領頭羊。